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2集课程复讲

张海燕学长

  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2集课程复讲提纲
【见人善,即思齐;纵去远,以渐跻】
“见人善,即思齐。”首先要搞明白“善”的标准以及有哪些“善”。
本集接着前一讲,一共讲了七种善。其中“劝人为善”、“成人之美”和“救人危急”与“人”有关, 可以放在一块儿;后三种“兴建大利”、“舍财作福”、“护持正法”和“爱惜物命”与“物”有关,也放在一块儿讲。
第四,劝人为善
1、意义:影响一个人和他的家庭。
2、注意:A、教人以善毋太高,当使其可从。
B、别人有善,我们适时赞叹鼓励。
3、举例:引导一小女孩捡垃圾,并奖励其葡萄干。
第五,成人之美
1、原因:这个时代做好事不容易,所以看到别人有善行,要尽力帮助他。
2、方式:一句赞叹的言语,立言—把如何修身、立业的方法告诉他人。
3、三不朽——立德,立功,立言。没有德之前立言,可能是胡说八道,纸上谈兵;有了德行还要借助不断的锻炼,才能人情练达,做出贡献,叫立功;把如何修身、立业的方法告诉他人,叫立言。榜样:曾国藩
第六,救人危急
1、身危急——如路上遇受伤严重,要赶紧拨急救电话。
2、心危急——患抑郁症,要自杀,我们要用圣贤教育,用言语找开其心门,令其理得心安。
3、世危急——传统文化亟需,八十岁老人跪求。
第七,兴建大利
1、造桥铺路现在由政府来做,但我们仍有行此善的空间。比如主动打电话请政府处理马路上的坑洞;看到路上有大石头,要赶快把石头移开。关键是处处有一分替人着想的善心。
2、利益别人的事,我们随缘随分、尽心尽力去做。高速路上的石头要亲自去捡吗?处理要灵活。工地上横逸出的竹竿用红布绑上提醒路人。有这分存心,助人为乐,我们也会非常欢喜。
第八,舍财作福
1、 可以用钱财,也可以用自己的劳力和经验。前者是外财,后者是内财。
2、 外财行施易,内财行施难。难而能行,尤为可贵,功德更大。
第九,护持正法
1、 我来讲课,你们认真听,你们就在护持正法。
2、 年轻人发心讲经,我们鼓励护持他,也是护持正法。
第十,爱惜物命
1、 爱物。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”
2、 爱命。爱惜动物,培养慈悲心。澳洲人开公路先看树上有无鸟窝;教育孩子不买野鸟
“见人善,即思齐;纵去远,以渐跻”,行善时,要立志,“当仁不让于师”, “不让古人是谓有志”。
【见人恶。即内省。有则改。无加警。】
这几句是讲的是面对他人不好的地方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:
第一, 先不批评,而反观自身。自身有,则改正;没有,则继续保持。
第二, 不可把别人的“恶”放在心上。有一个妙法是:当看到别人错处说,就说:“都是我的错。”
陈炳南老师有一段开示:“见人有善,不嫉妒要随喜;见人有恶,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,见人错事,不指责要协助。”可结合起来学习。
这几句话怎么理解呢?
1、见人善,要用成人之美,不可嫉妒。
2、见人恶,不要批评,批评会破坏和谐的氛,要规劝。但如果信任度不够,规劝也不能,那就“守默”。《论语》里讲“君子信而后谏,未信则以为谤己也”就是这个意思。
3、见人错,不要用脾气去指责(他会更内疚甚至恼羞成怒),而要平心静气地协助他收拾残局,他在感激之余又提升了做事做人的能力,岂不一举两得?
这些智慧之言,我们如能常常用这些观照自己的心,进步就快了。
如果我们在观照时,发现自己也有类似的过失,那就要立即纠正。“改过”是一门重要的学问。
为什么要改过?善行是水,“过”就是盛水的桶下面的洞,所以“未论行善,先须改过”。改过要发三种心:耻心,畏心和勇心。
第一, 要发耻心。1、人身难得,潜力巨大。既得人身,就要当好人。2、演出天地之德,当天地人三才。大地之德是什么?长养万物,心胸宽广;接纳污秽,还之以营养。3、别人可成圣成贤,我们也可。且不可一生空过,甚至造成负担。
第二, 要发畏心。1、举头三尽有神明,决不可自欺欺人,到时被人看破不值一文。2、 “弥天罪恶,也当不得一个悔字”,懂得改过很重要。3、改过不可等待。人身无常,生命在呼吸之间,要及时忏悔改过。
第三, 要发勇心。1、有勇气去改过,用勇猛之力去改过。对自己赶尽杀绝,对别人厚道三分。像三国赵子龙救阿斗,阿斗是指我们本善的心。像被毒蛇咬到指头立即斩除。2、发现过失时,用经文提醒自己,转念。
改过的方法:从事上改,从理上改,从心上改。根本改过是从心上改。
【唯德学。唯才艺。不如人。当自砺。若衣服。若饮食。不如人。勿生戚。】
这里面有三层意思。
第一层,“唯德学,唯才艺;不如人,当自砺”,当父母把德行摆在第一位,这种正确的价值观会影响到后代。
第二层,“若衣服,若饮食。不如人。勿生戚。”如果一味追求物质享受,孩子会变得重利轻义。而且物质享受能否带来真正的长久的快乐?比如买一件衣服,只快乐三天,之后就是漫长的痛苦,“坏苦”、“求不得苦”(想求得别人的赞美而不得)
第三层,什么样的快乐才是真的?行善之乐,与成长的喜悦。
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